關于性早熟的文章,也寫過不少了。
因為近年來,隨便在網上一搜索,就能看到各種有關嬰幼兒性早熟的報道,各家媒體大大總在唯恐天下不亂的花樣報道“天??!XXX會導致性早熟!”。
朋友圈里也總有媽媽分享一些嚇人的文章出來,并附帶上“是真的嗎”“好擔心啊”“怎么辦呢”……導致樂媽一看到這些咋咋呼呼的標題,就想是不是又來欺負俺沒文化了?
歐式古典分割線
以前呢,各類食物紛紛中槍,反季節蔬菜、豆制品、牛初乳、奶粉、速成雞……嗯,還真不少。
現在,食物這撥過了,竟然開始拿爸媽陪睡說事兒了!
(截圖給你們感受一下)
雖說隨著年齡的增長,是應該逐漸讓孩子學會獨自睡覺,但用“會導致性早熟”這樣的理由來嚇唬人,樂媽真的是沒辦法認同。
爸媽陪睡會睡出性早熟?
性早熟一般分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。
真性性早熟:可能由顱內感染、外傷或腫瘤等原因造成。
假性性早熟:可能由于卵巢或睪丸長了腫瘤,或是腎上腺的一些疾病,刺激身體分泌性激素,進而導致提早發育。
除此之外,如果孩子長期營養過剩、誤食了含有性激素的藥品(如避孕藥)、接觸會引起性早熟的化學品,也可能會導致性早熟的發生。
在這種種可能導致性早熟的原因中,壓根就沒有爸媽陪睡什么事兒。如果孩子真出現性早熟問題,不應該怪這些子虛烏有的,盡快去醫院檢查才是關鍵。
除非……
孩子過早接觸了超越其心理年齡的內容,比如一些不適宜的語言、畫面,也可能會對孩子的性萌動和性意識覺醒產生影響,甚至可能會導致兒童性早熟。
但,心理健康的爸爸媽媽應該不會做這么刺激的事兒吧?!再說了,一般爸媽陪睡也只有寶寶剛出生的時候,最遲1歲,也就不再陪睡了,即便做了啪啪啪的事兒,也不會在那么小的寶寶心里留下什么印象。
總之就是,拿性早熟跟爸媽陪睡說事兒,真真兒有些牽強附會,純屬嚇唬爸爸媽媽們了。
雖然爸媽陪睡不會導致孩子性早熟,但導致的結果中,不建議爸媽陪睡這個結論,還是值得提倡的。
因為爸媽陪睡確實不好,雖跟性早熟無關,但跟這些有關:
1.增加嬰兒猝死幾率。
對小嬰兒來說,爸媽陪睡更危險。有很多人認為,寶寶跟媽媽睡一張床,不僅喂奶更方便,還能增強母子之間的親密聯系。但對小嬰兒來說,跟爸媽睡同一張床,會增加嬰兒猝死綜合征的風險。
所以,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,嬰兒與爸媽同室但不同床,可以把寶寶的床放在離爸媽比較近的位置,能夠互相看到、摸到。
2.影響夫妻關系。
雖然不想承認,但因為懷孕生子而造成夫妻關系緊張的例子數不勝數,畢竟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,夫妻關系確實也需要某些行為模式的維系。懷胎十月,有情可原,分娩產后,確實不能,但如果身體都恢復了,孩子都1歲了,還不能進行,聽著都憋屈,別說他了。
3.妨礙寶寶獨立性的培養
前兩天我們在《1歲前應該為寶寶做到的事,看看你忘記了沒……》一文中就曾提到:0-6個月內準備好嬰兒床,做到母嬰同室不同床,培養孩子獨自睡小床的習慣。這對從小培養寶寶的獨立性非常有幫助,對爸媽的依賴性降低了,大人夜里也能睡得更安穩些。
所以說,無論是出于安全考慮,還是出于對寶寶成長和夫妻關系的考慮,爸媽陪睡都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,但這都跟“會導致孩子性早熟”沒!關!系!
如果你聽信了前半句“爸媽陪睡導致性早熟”,那可就人云亦云,小題大做了;
但如果你只看到了后半句“當媽的都看看,別再陪睡了!”結果也是不錯的。